大陸有教授是專門在研究重現期,就是洪水或流量的特性,都是有符合「二項機率定理」,這是我在學術用途的水文統計書上讀到的內容。這本書的第12章,就是第110-113頁,共4頁,就是頻率分析概述,這就是涉及要決定重現期的全部內容,其他都是統計分析在找參數。我要引述文內的用詞,也就是「在n=30年中均出現不超過Qp的流量的機率為(1-p)的n次方,因此保證率為P=(1-p)的n次方。保證率P,就是「保證安全的機率」。
頻率p的倒數,就是重現期T=1/p。」河川、箱涵(或管涵)、排水溝,就是3個等級的重現期要定義。n就是「30」,這個要訂下來,這樣就是要對應3種不一樣的小p,然後要算出對應的大P的保證率。
河川 n=30年(結構設計),重現期T=1000年(水利設計),頻率p=0﹒1%,保證率P=97%。
箱涵(或管涵) n=30年(結構設計),重現期T= 200年(水利設計),頻率p=0﹒5%,保證率P=86%。
排水溝 n=30年(結構設計),重現期T= 100年(水利設計),頻率p=1﹒0%,保證率P=74%。
我已經決定出重現期的原理年限了,就是洪水或水量Qp的特性符合什麼統計函數,這個是要研究一下的,其次是找參數決定水利設計公式。我的決定,就是原理,包括:1000年(河川)、200年(箱涵或管涵)及100年(排水溝)。臺灣的鄉下地方,經常都有一種寬度超過1﹒2米以上的大排水溝,這些大排水溝是有取名稱,農田水利的水利人員經常稱呼這種大排水溝叫做「XX大排」,這種大排比照「箱涵或管涵」,其重現期是200年。大排寬度1﹒2米以上,就是4英呎以上,這樣公制或英制都可以有個標準。
我以河川來說,就是在30年的結構設計年限內,採用重現期1000年的水利設計標準,將可以達到97%的保證率。也就是說,30x0﹒97=29﹒1年,都是不會有河川溢堤的風險,只有0﹒9年會有溢堤的情況。0﹒9x12=10﹒8個月,將近11個月,也就是這30年內,某一年的其中11個月,就會有溢堤的可能,某一年會溢堤。
30x(1-86%)=4年又2﹒4個月,就是某4年會出現滿管的現象,也就是來不及排水,甚至於淹水了。30x(1-74%)=4年又9﹒6個月,就是某5年會出現排水溝滿出來的現象,也就是淹水淹到馬路。箱涵(或管涵)和排水溝,都是涉及都市的區域排水系統,幾乎可以說是在30年的結構設計年限內,就是會有4~5年會淹水。在30年的結構設計年限內,就是某一年會出現河川洪水量過大導致兩側溢堤的現象,就是河川氾濫的問題,那不能在河川兩側蓋房子蓋的太近。
Reference
頻率p的倒數,就是重現期T=1/p。」河川、箱涵(或管涵)、排水溝,就是3個等級的重現期要定義。n就是「30」,這個要訂下來,這樣就是要對應3種不一樣的小p,然後要算出對應的大P的保證率。
河川 n=30年(結構設計),重現期T=1000年(水利設計),頻率p=0﹒1%,保證率P=97%。
箱涵(或管涵) n=30年(結構設計),重現期T= 200年(水利設計),頻率p=0﹒5%,保證率P=86%。
排水溝 n=30年(結構設計),重現期T= 100年(水利設計),頻率p=1﹒0%,保證率P=74%。
我已經決定出重現期的原理年限了,就是洪水或水量Qp的特性符合什麼統計函數,這個是要研究一下的,其次是找參數決定水利設計公式。我的決定,就是原理,包括:1000年(河川)、200年(箱涵或管涵)及100年(排水溝)。臺灣的鄉下地方,經常都有一種寬度超過1﹒2米以上的大排水溝,這些大排水溝是有取名稱,農田水利的水利人員經常稱呼這種大排水溝叫做「XX大排」,這種大排比照「箱涵或管涵」,其重現期是200年。大排寬度1﹒2米以上,就是4英呎以上,這樣公制或英制都可以有個標準。
我以河川來說,就是在30年的結構設計年限內,採用重現期1000年的水利設計標準,將可以達到97%的保證率。也就是說,30x0﹒97=29﹒1年,都是不會有河川溢堤的風險,只有0﹒9年會有溢堤的情況。0﹒9x12=10﹒8個月,將近11個月,也就是這30年內,某一年的其中11個月,就會有溢堤的可能,某一年會溢堤。
30x(1-86%)=4年又2﹒4個月,就是某4年會出現滿管的現象,也就是來不及排水,甚至於淹水了。30x(1-74%)=4年又9﹒6個月,就是某5年會出現排水溝滿出來的現象,也就是淹水淹到馬路。箱涵(或管涵)和排水溝,都是涉及都市的區域排水系統,幾乎可以說是在30年的結構設計年限內,就是會有4~5年會淹水。在30年的結構設計年限內,就是某一年會出現河川洪水量過大導致兩側溢堤的現象,就是河川氾濫的問題,那不能在河川兩側蓋房子蓋的太近。
結構設計年限(水利) | 水利系統 | 水利設計重現期 | 頻率 | 保證率 | 水災週期 |
30 | 河川 | 1000 | 0﹒1% | 97% | 30 |
箱涵、管涵及大排水溝 | 200 | 0﹒5% | 86% | 7 | |
排水溝 | 100 | 1﹒0% | 74% | 4 |
Reference
- 金光炎(2012年08月)水文統計理論與實踐,東南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