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everyone knows, the blogspot is very powerful, but I suggest Google can build an internet gateway manager for the users to control the IP addresses whether they come from the desired countries or not. Actually, the present functionality has provided the manager to control the readers who can visit the blogspot website or not, but the deficient functionality is an internet gateway manager for the countries. I think everybody may dislike specific countries, and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let the users limit the finite countries to visit their blogspot websites. Google should make a break-even analysis, and then asses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functionality.
Google搜尋引擎
上次更新:2020年12月20日
|
上次更新:2022年04月16日
|
上次更新:2023年09月10日
|
The Ching-Min Huang Office in Civil Engineering which is a technical store provides the Owner's technologies and its related products in Taiwan Empire. |
|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學歷
在社會打滾多年後,算一算已經邁入了第九個年頭,什麼是我認為臺灣就業環境第二惡劣之處?答案是「學歷」。我的忠實讀者或許在見到這個標題時,會想告訴我說:「人家是看到你的網站,尤其是你還自稱主席,因而引發他人去搜尋你的學歷,所以會認為你是在炫耀學歷。」誠言之,我有點喜歡炫耀個人的「能力」,但是我真的沒有意思要炫耀學歷。我曾說我認為我已經取得臺灣最高學歷,那是專門針對「土木工程」這個領域而言,對於其他領域來說還稱不上是最高學歷。為什麼?在土木界裡,幾乎所有最優秀的人都跑去考公務員,然而每年的高普考也是以土木工程科為最大宗,以致於多數人是以先佔缺後補學歷的觀念,在取得碩士學歷後考取公務員資格再去念博士。事實上,念博士都是為了升遷,否則真的無人想念。
土木業界要有技師執照,否則即使有博士學位也沒用。對於取得技師執照的人來說,相較於一般學生的年紀算是比較高了一點,是否願意重回學校必然成為問題。於是,自然而然地產生業界博士很少的現象,甚至於可以說博士的地位並不如國外高的情形。因而,土木業界之職場用人標準,取決於有沒有技師執照,而不是博士學歷之有無,也就形成碩士學歷是業界用人標準。有鑑於此,我才會說我已經取得最高學歷,但是對於其他領域而言,博士學位仍然是最高學歷。在電機和機械領域,業界多的是有博士學位的人,而且高普考提供的名額不僅少,薪資遠不能和業界的薪資相比,因而思考邏輯和土木完全不同。土木業界博士少的另一個主因,是業界能夠提供給多數人的進修環境「不佳」,遠不如政府提供給公務員的進修環境。
我在人生最重要的四場升學考試中,也就是高中聯考、南五專聯考、二技聯考及研究所考試,僅有高中聯考未能如願進入第一志願,另外三場考試都稱得上是順遂,比較白話的說就是沒有重考過。其實,我國中畢業那年的抉擇,除了我父母先前已離婚隨母的緣故要考慮賺錢,另外就是我媽本來就要我念技職體系。所以,高中聯考即使考得好也沒用,因為我媽認為她賺不到錢我就應該自己去賺錢,技職體系培養一技之長便於找工作。我高中未考上第一志願,經常會被提起論定優秀與否,因為一般認為高中聯考考的上第一志願,一定可以在五專聯考考上第一志願。基本上,刻意強調自己很優秀並沒有用,因為技職體系本來就是被認為是第二志願高中以外的選項。我的胞弟和胞妹見我念技職體系,也都跟著我念起了技職體系,因而我全家都是念技職體系。二技聯考考出第一志願的名額外,卻意外進了第一志願真有點僥倖。在研究所考試方面,我之所以只報考臺大一所學校,是因為當年只有臺大有設電腦輔助工程組,我那年確實只想著要念這個組,交大和臺科大都是在我畢業幾年後才新設同性質的組。那一年,筆試高口試低總分險勝一分,誠言之也是僥倖錄取這個組。
我的網站即使沒有被認搜尋到,我在業界工作也已經屢遭人忌妒排擠,確實是源自於學歷衍生的人際關係問題。在工作職場上,說起來大可以努力工作力求表現,以證明自我的能力高於他人,學歷忌妒是一種沒有必要的行為。但是,社會上多數人是採排擠方式應對,包括:「我就是不教你!」、「你是不會自己做?」、「你那麼行,怎麼連這都要問?」、「說三道四,製造糾紛和麻煩。」有關於諸如此類之問題,在大公司比較少有此類情事,多數是在人數相對較少的公司。我從未和同事有任何言語上的衝突,但是我總會被人認為驕傲或看不起人。在臺灣的就業職場上,我個人所見所聞就是如此,學歷中上勝過學歷很好的人,無論在找工作或職場上工作,都會顯得比較順利和得心應手,他人也比較不會以抵制方式做回應。在土木業界,普遍對於學歷好的人的認知,都會被認為「早晚考的上技師」,然後就會失去抵制的能力。若是一直都沒有考上技師,在土木業界就會過得非常地不好。學歷是考上技師前,個人在職場工作的支持,學歷忌妒也就衍生於此。
土木業界要有技師執照,否則即使有博士學位也沒用。對於取得技師執照的人來說,相較於一般學生的年紀算是比較高了一點,是否願意重回學校必然成為問題。於是,自然而然地產生業界博士很少的現象,甚至於可以說博士的地位並不如國外高的情形。因而,土木業界之職場用人標準,取決於有沒有技師執照,而不是博士學歷之有無,也就形成碩士學歷是業界用人標準。有鑑於此,我才會說我已經取得最高學歷,但是對於其他領域而言,博士學位仍然是最高學歷。在電機和機械領域,業界多的是有博士學位的人,而且高普考提供的名額不僅少,薪資遠不能和業界的薪資相比,因而思考邏輯和土木完全不同。土木業界博士少的另一個主因,是業界能夠提供給多數人的進修環境「不佳」,遠不如政府提供給公務員的進修環境。
我在人生最重要的四場升學考試中,也就是高中聯考、南五專聯考、二技聯考及研究所考試,僅有高中聯考未能如願進入第一志願,另外三場考試都稱得上是順遂,比較白話的說就是沒有重考過。其實,我國中畢業那年的抉擇,除了我父母先前已離婚隨母的緣故要考慮賺錢,另外就是我媽本來就要我念技職體系。所以,高中聯考即使考得好也沒用,因為我媽認為她賺不到錢我就應該自己去賺錢,技職體系培養一技之長便於找工作。我高中未考上第一志願,經常會被提起論定優秀與否,因為一般認為高中聯考考的上第一志願,一定可以在五專聯考考上第一志願。基本上,刻意強調自己很優秀並沒有用,因為技職體系本來就是被認為是第二志願高中以外的選項。我的胞弟和胞妹見我念技職體系,也都跟著我念起了技職體系,因而我全家都是念技職體系。二技聯考考出第一志願的名額外,卻意外進了第一志願真有點僥倖。在研究所考試方面,我之所以只報考臺大一所學校,是因為當年只有臺大有設電腦輔助工程組,我那年確實只想著要念這個組,交大和臺科大都是在我畢業幾年後才新設同性質的組。那一年,筆試高口試低總分險勝一分,誠言之也是僥倖錄取這個組。
我的網站即使沒有被認搜尋到,我在業界工作也已經屢遭人忌妒排擠,確實是源自於學歷衍生的人際關係問題。在工作職場上,說起來大可以努力工作力求表現,以證明自我的能力高於他人,學歷忌妒是一種沒有必要的行為。但是,社會上多數人是採排擠方式應對,包括:「我就是不教你!」、「你是不會自己做?」、「你那麼行,怎麼連這都要問?」、「說三道四,製造糾紛和麻煩。」有關於諸如此類之問題,在大公司比較少有此類情事,多數是在人數相對較少的公司。我從未和同事有任何言語上的衝突,但是我總會被人認為驕傲或看不起人。在臺灣的就業職場上,我個人所見所聞就是如此,學歷中上勝過學歷很好的人,無論在找工作或職場上工作,都會顯得比較順利和得心應手,他人也比較不會以抵制方式做回應。在土木業界,普遍對於學歷好的人的認知,都會被認為「早晚考的上技師」,然後就會失去抵制的能力。若是一直都沒有考上技師,在土木業界就會過得非常地不好。學歷是考上技師前,個人在職場工作的支持,學歷忌妒也就衍生於此。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當兵
在社會打滾多年後,算一算已經邁入了第九個年頭,什麼是我認為臺灣就業環境最惡劣之處?答案是「當兵」。女性員工並不會理會新進人員有沒有當兵,但是男性員工會強烈地排擠沒有當過兵的人,比較正確的說應該是針對服國民兵役或補充兵役的人來說。也就是說,臺大畢業沒當兵,就去念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或哈佛大學,畢業後回國直接當教授,是不是這種人最會讓人排擠?答案很令人訝異,不是,因為在各大學當教授的人,根本淪不到讓一般人忌妒。事實上,臺灣確實有這樣的學經歷的人,而且也真的沒有當過兵就出國念書,根本就不會讓人想要去排擠。簡單的說,輪不到你啦!
那麼,臺灣哪一種人會被忌妒或排擠呢?答案是臺清交成畢業生,其最高學歷是學士或碩士,然而卻沒有同一般人當過兵,必須進入業界工作的這批人,才是真正會讓人排擠的人。為什麼?簡單的說,這種人必須接觸到一般人,因而一般人會認為自己可以「直接影響」到對方,也就衍生出排擠的心態或行為。有些人的態度或行為比較緩和,有些人的態度或行為比較強烈,端視個人的處世態度。臺灣人對於沒有當過兵的人,除了言語上的排斥或說三道四外,甚至於會有處心積慮的想陷害人的行為。在應徵工作上,當兵問題也會成為僱用與否的參考條件,因為一個沒有當過兵的僱員,相當有可能造成整個團隊的運作失衡。說起來很誇張,但是實際上是再正確不過的事,因而沒有當兵的人不好找工作。
任何一個公司行號聘雇一個沒有當過兵的人,往往會衍生出相當嚴重的團隊合作失衡,使得該僱員會遭遇同儕的排擠和陷害,以致於間接影響到整體團隊產出的工作成果,甚至於會嚴重減緩團隊工作效率。那麼,這些會陷害或排擠人的僱員,又是什麼身分的人呢?答案是什麼人都有可能,包括臺清交成畢業生在內,因為他們的排擠觀點,乃是一樣是同等級的畢業學校,為什麼他們就要去當兵?學歷不好遇見學歷好不用當兵的人,排擠的心態更加明顯和嚴重。立法院和國防部已經通過新法令,臺灣已經全面改採募兵制的建軍模式,並且以83年次為劃分服役和不服役的界線。我可以在此作出一項大膽預言,將來職場上特別是82年次的人,要是碰巧遇到83年次的新進員工,絕對會有特別嚴重的排擠行為。
幸運是忌妒的主因,臺灣人喜歡說:「見不得別人好。」在83年次以前出生的人,要服國民兵役或補充兵役的話,必然是符合體位判定標準的要求,使得可以服該二種兵役。當然,為了改變體位判定的結果,也就會衍生出刻意使身體符合變更體位的情形。誠言之,這樣的人要是確實成功,完全不會遭到一般人的排擠,反而會被他人詢問:「幹!真的喔!你當年是靠什麼方法辦到的?」因此,問題仍然得回歸真正符合體位判定標準,然而卻可以服該二種兵役的人身上。有些屬於品德比較惡劣的人,甚至於會有陷害人入獄的想法,因為這種人認為當兵和入獄沒有兩樣。事實上,我發現有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於可以說是到了為數眾多的地步。若是以比較客觀的觀點來說,我出社會這幾年過的其實並不好,表面上看似順遂其實過程相當波折。我想,其他未當兵的人應該也都不相上下,臺灣人應該停止繼續此類惡劣行為。
那麼,臺灣哪一種人會被忌妒或排擠呢?答案是臺清交成畢業生,其最高學歷是學士或碩士,然而卻沒有同一般人當過兵,必須進入業界工作的這批人,才是真正會讓人排擠的人。為什麼?簡單的說,這種人必須接觸到一般人,因而一般人會認為自己可以「直接影響」到對方,也就衍生出排擠的心態或行為。有些人的態度或行為比較緩和,有些人的態度或行為比較強烈,端視個人的處世態度。臺灣人對於沒有當過兵的人,除了言語上的排斥或說三道四外,甚至於會有處心積慮的想陷害人的行為。在應徵工作上,當兵問題也會成為僱用與否的參考條件,因為一個沒有當過兵的僱員,相當有可能造成整個團隊的運作失衡。說起來很誇張,但是實際上是再正確不過的事,因而沒有當兵的人不好找工作。
任何一個公司行號聘雇一個沒有當過兵的人,往往會衍生出相當嚴重的團隊合作失衡,使得該僱員會遭遇同儕的排擠和陷害,以致於間接影響到整體團隊產出的工作成果,甚至於會嚴重減緩團隊工作效率。那麼,這些會陷害或排擠人的僱員,又是什麼身分的人呢?答案是什麼人都有可能,包括臺清交成畢業生在內,因為他們的排擠觀點,乃是一樣是同等級的畢業學校,為什麼他們就要去當兵?學歷不好遇見學歷好不用當兵的人,排擠的心態更加明顯和嚴重。立法院和國防部已經通過新法令,臺灣已經全面改採募兵制的建軍模式,並且以83年次為劃分服役和不服役的界線。我可以在此作出一項大膽預言,將來職場上特別是82年次的人,要是碰巧遇到83年次的新進員工,絕對會有特別嚴重的排擠行為。
幸運是忌妒的主因,臺灣人喜歡說:「見不得別人好。」在83年次以前出生的人,要服國民兵役或補充兵役的話,必然是符合體位判定標準的要求,使得可以服該二種兵役。當然,為了改變體位判定的結果,也就會衍生出刻意使身體符合變更體位的情形。誠言之,這樣的人要是確實成功,完全不會遭到一般人的排擠,反而會被他人詢問:「幹!真的喔!你當年是靠什麼方法辦到的?」因此,問題仍然得回歸真正符合體位判定標準,然而卻可以服該二種兵役的人身上。有些屬於品德比較惡劣的人,甚至於會有陷害人入獄的想法,因為這種人認為當兵和入獄沒有兩樣。事實上,我發現有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於可以說是到了為數眾多的地步。若是以比較客觀的觀點來說,我出社會這幾年過的其實並不好,表面上看似順遂其實過程相當波折。我想,其他未當兵的人應該也都不相上下,臺灣人應該停止繼續此類惡劣行為。
英語構造理論
我的忠實讀者或許會認為,我的英文寫作程度已經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但是我仍然要誠實的說:「相較於專業翻譯人士,我仍然有好大的一段距離。」由於我有許多個人著作,並且有申請美國著作權,因而有必要以「高水準」文字呈現,也使得我開始找專業翻譯社協助作翻譯。我找的專業翻譯社,不是只有幫我翻譯成英文,還包括俄文、法文、德文、日文、韓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及阿拉伯文,但是主要還是以英文為主。我有能力校對英文,其他語文就無法校對文意。我對於必須親自撰寫的文章,在涉及有潤飾的「必要性」時,我會向專業翻譯社要求:「儘量不要變更架構。」
在街上或飲食店裡,一有機會遇到外國人,我總是不論國籍的主動打招呼,在多次交談經驗中修正可以使用的語法。漸漸地,我發展出一套英文寫作和說話的模式,儘量少用外國人愛用的被動語法,也幾乎不用倒裝句來凸顯重點。我發展出來的英語構造理論,是在中文和英文之語文差異間謀求平衡點,特別強調英文文法無誤可被外國人理解,因而我的英文文章幾乎沒有閱讀難度。若是在閱讀比較多篇我的文章之後,不難發現我的英文文章就是「說話模式」的句法,也就是文章可以拿來講話用,強調低門檻低難度的可理解架構。何以如此?在經過多次和非英語語系的外國人交談後,我深深感到大家的英語其實都沒有那麼好,可見高深的英語不具實用價值。
臺灣人有相當嚴重的島國心態(Island mentality),甚至於已經到了可以稱為「無知」的地步,以為全球的人都知道臺灣在哪裡?全球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口,其實根本不知道臺灣在哪裡,所以不能夠總是以為人人都知道臺北市。舉例來說,全球有近二百個國家,不是每一個臺灣人都有能力講出世界各國的首都名稱,又何以要求世界各國的人都得知道臺北市?我在去過中國大陸之後,才知道「臺」字輩的中國大陸地名並不算少,不能假設對方知道「臺」字輩地名都是臺灣的地名。其實,此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邏輯錯誤,那就是臺灣人都會以為「你應該知道臺灣地名的命名規則」,但是實際上大陸人根本就不知道,僅有政治人物比較清楚臺灣的地名。中國大陸有22個省,隨便講一個地名根本沒人知道,更加不會有人去研究各省地名的命名規則。臺灣對於大陸人而言,僅僅是中國的一個省。客觀的說,大陸人對臺灣的印象就是阿里山和日月潭,以及總是會在遇到臺灣人就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臺灣人在以英語溝通時,要以全球的觀點作思考,此亦是國際化重要的一環。
英語是國際間相互溝通的意見交換語言,淺顯易懂是最佳的溝通模式,英語母語人士也會以簡單英文字彙和句法來溝通,學習過於專業的英語語法並無法被多數人理解。多數臺灣人無法寫英文文章,也不具備英語說話的能力。事實上,對於非英語語系的國家來說,也是擁有和臺灣相同的情況,在英文寫作和英語說話上都有困難,能夠使用英語的人口並不比臺灣多。因此,我強調英語學習應該大眾化,以能夠使用和溝通為主要的目標,而不是強調專業用字和專業語法,反而會提高理解的困難度。以英語語系的國家來說,多數人都會考量非母語人士的溝通能力,在張貼文章、發送信件或相互交談用語上其實都會稍作斟酌。
我的英文字彙數量僅有七千字,也就是美國小學生畢業標準,亦是臺灣教育部頒布給高中以下的英語教育要求水準。但是,我對於英文字彙仍有生疏之感,每每要透過記誦和複習以強化運用能力。事實上,我正在發展永久記憶法,以使我的英文字彙能夠久久不忘,但是我僅以受限之七千字作為表達意見的標準。我認為記憶超過七千字的英文字彙,表面上看似懂得比他人要多的英文字彙,但是實際上真正記得住的英文字彙往往連個六千字都不到,又何必浪費大把時間去記誦英文字彙呢?我對於英文字彙的自我要求,乃是以熟練有限字彙勝於背誦龐大字彙,況且背誦的英文字彙雖多卻不懂得使用,對於個人而言根本就是毫無意義可言。
1917年,胡適推動中文的白話文運動,我打算推動英文白話文運動,以淺顯易懂的美國小學英文字彙,不倒裝不被動中文句法的口語式英文,作為撰寫英文文章的指標性要求。在讀過我的英文文章後,必然會感到「我的英文很簡單」。我的重點在於自我表達,但是不能以相同標準要求世界各國,因為各國使用英語的習慣並不相同。因此,在英文文法的學習上,並不能因為少用而不予學習,否則有可能產生無法理解其他國家的英語。在採取此種英語構造下,必須堅守最基本的英文文法要求,以確保在英文文法無誤下呈現欲表達之意思。
何謂臺式英語?英語母語人士對於Taiwanese English的定義,是指不按照英文文法的語法規定,採中文句法順序性呈現英文字彙的方式。我採用的英文文章架構,都有按照英文文法的要求,但是儘量接近中文句法順序性呈現英文字彙,可以大幅度降低個人雙語轉換的困難性。後來,我開始認為要以英語「思考」的邏輯,來提高寫作和說話的花費時間。舉例來說,多數臺灣人可以同時講國語和臺語,其主要原因就是所謂的母語思考。若是將英語視為是自己的母語,那麼寫作和說話要呈現英語的時間就會大幅縮短。母語思考的主要困難性,在於自我對於語言認知程度的高低,也就是要動筆或開口就是英文,而不是先想好中文再轉換為英文。
我在發展英語思考的進程上,相當大程度受限於既有的中文思考,以致於得花很多時間去解決語言認知的問題。我認為語言認知一旦獲得解決,寫作和說話就可以達到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一樣,可以毫無阻礙地以英語快速寫作和說話。在英語的文法和語法架構上,我已經找到中、英文的平衡點,所以我寫的英文文章是可以被外國人讀懂,尤其是2012年以後的英文文章已較為成熟。對於臺灣的外國語文學系學生來說,都是以仿母語人士的學習方向去學習英語,但是我並不是專攻於外國語文的人士,因而發展出來的英語構造理論,乃是在強調能夠自主溝通的前提下,儘量降低自我對於英語學習的門檻,以使英語成為個人一項有力的工具。
Reference
在街上或飲食店裡,一有機會遇到外國人,我總是不論國籍的主動打招呼,在多次交談經驗中修正可以使用的語法。漸漸地,我發展出一套英文寫作和說話的模式,儘量少用外國人愛用的被動語法,也幾乎不用倒裝句來凸顯重點。我發展出來的英語構造理論,是在中文和英文之語文差異間謀求平衡點,特別強調英文文法無誤可被外國人理解,因而我的英文文章幾乎沒有閱讀難度。若是在閱讀比較多篇我的文章之後,不難發現我的英文文章就是「說話模式」的句法,也就是文章可以拿來講話用,強調低門檻低難度的可理解架構。何以如此?在經過多次和非英語語系的外國人交談後,我深深感到大家的英語其實都沒有那麼好,可見高深的英語不具實用價值。
臺灣人有相當嚴重的島國心態(Island mentality),甚至於已經到了可以稱為「無知」的地步,以為全球的人都知道臺灣在哪裡?全球超過半數以上的人口,其實根本不知道臺灣在哪裡,所以不能夠總是以為人人都知道臺北市。舉例來說,全球有近二百個國家,不是每一個臺灣人都有能力講出世界各國的首都名稱,又何以要求世界各國的人都得知道臺北市?我在去過中國大陸之後,才知道「臺」字輩的中國大陸地名並不算少,不能假設對方知道「臺」字輩地名都是臺灣的地名。其實,此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邏輯錯誤,那就是臺灣人都會以為「你應該知道臺灣地名的命名規則」,但是實際上大陸人根本就不知道,僅有政治人物比較清楚臺灣的地名。中國大陸有22個省,隨便講一個地名根本沒人知道,更加不會有人去研究各省地名的命名規則。臺灣對於大陸人而言,僅僅是中國的一個省。客觀的說,大陸人對臺灣的印象就是阿里山和日月潭,以及總是會在遇到臺灣人就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臺灣人在以英語溝通時,要以全球的觀點作思考,此亦是國際化重要的一環。
英語是國際間相互溝通的意見交換語言,淺顯易懂是最佳的溝通模式,英語母語人士也會以簡單英文字彙和句法來溝通,學習過於專業的英語語法並無法被多數人理解。多數臺灣人無法寫英文文章,也不具備英語說話的能力。事實上,對於非英語語系的國家來說,也是擁有和臺灣相同的情況,在英文寫作和英語說話上都有困難,能夠使用英語的人口並不比臺灣多。因此,我強調英語學習應該大眾化,以能夠使用和溝通為主要的目標,而不是強調專業用字和專業語法,反而會提高理解的困難度。以英語語系的國家來說,多數人都會考量非母語人士的溝通能力,在張貼文章、發送信件或相互交談用語上其實都會稍作斟酌。
我的英文字彙數量僅有七千字,也就是美國小學生畢業標準,亦是臺灣教育部頒布給高中以下的英語教育要求水準。但是,我對於英文字彙仍有生疏之感,每每要透過記誦和複習以強化運用能力。事實上,我正在發展永久記憶法,以使我的英文字彙能夠久久不忘,但是我僅以受限之七千字作為表達意見的標準。我認為記憶超過七千字的英文字彙,表面上看似懂得比他人要多的英文字彙,但是實際上真正記得住的英文字彙往往連個六千字都不到,又何必浪費大把時間去記誦英文字彙呢?我對於英文字彙的自我要求,乃是以熟練有限字彙勝於背誦龐大字彙,況且背誦的英文字彙雖多卻不懂得使用,對於個人而言根本就是毫無意義可言。
1917年,胡適推動中文的白話文運動,我打算推動英文白話文運動,以淺顯易懂的美國小學英文字彙,不倒裝不被動中文句法的口語式英文,作為撰寫英文文章的指標性要求。在讀過我的英文文章後,必然會感到「我的英文很簡單」。我的重點在於自我表達,但是不能以相同標準要求世界各國,因為各國使用英語的習慣並不相同。因此,在英文文法的學習上,並不能因為少用而不予學習,否則有可能產生無法理解其他國家的英語。在採取此種英語構造下,必須堅守最基本的英文文法要求,以確保在英文文法無誤下呈現欲表達之意思。
何謂臺式英語?英語母語人士對於Taiwanese English的定義,是指不按照英文文法的語法規定,採中文句法順序性呈現英文字彙的方式。我採用的英文文章架構,都有按照英文文法的要求,但是儘量接近中文句法順序性呈現英文字彙,可以大幅度降低個人雙語轉換的困難性。後來,我開始認為要以英語「思考」的邏輯,來提高寫作和說話的花費時間。舉例來說,多數臺灣人可以同時講國語和臺語,其主要原因就是所謂的母語思考。若是將英語視為是自己的母語,那麼寫作和說話要呈現英語的時間就會大幅縮短。母語思考的主要困難性,在於自我對於語言認知程度的高低,也就是要動筆或開口就是英文,而不是先想好中文再轉換為英文。
我在發展英語思考的進程上,相當大程度受限於既有的中文思考,以致於得花很多時間去解決語言認知的問題。我認為語言認知一旦獲得解決,寫作和說話就可以達到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一樣,可以毫無阻礙地以英語快速寫作和說話。在英語的文法和語法架構上,我已經找到中、英文的平衡點,所以我寫的英文文章是可以被外國人讀懂,尤其是2012年以後的英文文章已較為成熟。對於臺灣的外國語文學系學生來說,都是以仿母語人士的學習方向去學習英語,但是我並不是專攻於外國語文的人士,因而發展出來的英語構造理論,乃是在強調能夠自主溝通的前提下,儘量降低自我對於英語學習的門檻,以使英語成為個人一項有力的工具。
- Wikipedia, Island mentality,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land_mentality
- Wikipedia, Hu Shih,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_Shih
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How to calculate the salary of February
Most Taiwanese might have such kind of experiences which they left their company before the Chinese New Year, but they discovered that they couldn't find a suitable job in the job market. Why? I think no company wants to pay the salary of February, and therefore most of them always request the applicants to come working on March 1. I meet this problem now, and consequently I must think about how to solve it. I provide a probable approach to solve it, and it is just tried to calculate by the daily average salary. In general, February should have 20 working days, but the actual working days are 15 days this year. For the common month, the working days have 30 or 31 days which include 22 or 23 working days, and therefore the daily average salary is 1 / 22.5 of a month salary. Of course,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month, the salary of this February is quite easy to be calculated by the formula 15 / 22.5 = 66.666%. On the other h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and common working days, the salary of this February also can be directly calculated by the formula 15 / 20 = 75%. However, because I don't like to gain extra advantage, I prefer choosing the 66.666% salary for this February. And you?
Reference
Reference
-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12)102年行事曆,行政院人事行政局,http://www.319papago.idv.tw/holiday/2013-hr/2013_HR.html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