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學位是經大學授予的學歷證明,國外有部份亦授予文憑,我建議經專科授予文憑。「書院」是古代名詞,僅專門用於教書用途,以授予畢業證書為主,也就是不做論文和報告。學位證書、文憑證書及畢業證書,經我仔細評估後認為應該3:3:4的原則,臺灣部份大學和科大應該改制為專科或書院,以便於符合臺灣社會真實的學習需求。升學副學士,升學率60%,副學士(三級)升學士(二級),升學率50%,學士(二級)升碩士(一級),升學率20%,碩士升學博士,升學率33%。也就是說,有0﹒6%副博士/博士,有5﹒4%碩士(一級),有24%學士(二級),有30%副學士(三級),有40%高中職。
副博士學位為俄羅斯發明的學制(維基a),我引進俄羅斯的學位名稱於臺灣教育學制。俄羅斯採取11年國民教育,學士4年和碩士2年,其副博士是2~4年,而博士是10年(維基b)。俄羅斯的副博士學位「相當於臺灣的博士學位」,獲得學位的平均年齡是25~27歲。因為,俄羅斯學制的副博士學位,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前一學位。俄羅斯的博士學位獲得的年齡,平均約在35~37歲左右。換句話說,俄羅斯博士學位的程度及位階,實際上是高於臺灣的博士學位。
以專業教育來說,俄羅斯的高等教育起於學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的過程是4+2+2(~4)+10,其技職教育學制無法取得博士學位;臺灣相當重視技職教育的學制,除高等教育外的專業教育,在技職教育是起於專科和高職,我取得博士學位的過程是5+2+2+10。我在碩士畢業之後,有持續性地學習數學和土木專業,所以在2010年之前並無虛度時間。有不少人在說,我的念法非常像俄羅斯學制,我認為此乃是一個相當偶然的巧合。我會選擇在2010年前往大陸攻讀博士學位,此乃是因為2009年有大陸學歷承認的法案,並於當時正在立法院議會展開審查和相關議題的討論。
我採取副博士學位的意義,在於提出的博士論文高於碩士論文,但是卻未達博士論文的創造性目標,得授予副博士學位以作為其程度的位階。若是所提出的博士論文未達創造性目標,得繼續性地展延攻讀博士學位的年限,或者改提出授予副博士學位的申請。然而,若是提出副博士學位的申請,其學位的審查要件必需高於碩士學位,否則就是尚未達到副博士學位的位階。經學位審查後,得提出博士學位答辯,或提出副博士學位答辯,經通過後授予對應的學位。
年齡 大學、科大、學院 專科學校 書院
──────────────────────────
20 副學士學位 三級文憑 三級畢業
21
22 學士學位 二級文憑 二級畢業
23 一級畢業
24 一級文憑
25 碩士學位
26
27
28
29~ 副博士/博士學位
若是僅持有高中學歷者,能夠從事就業機會最多的服務業,而持有技術學校或綜合中學學歷者,應該幾乎不可能會去從事一般服務業,因為本身擁有一技之長能夠謀生就業。因而,社會上確實需要有高中學歷,並不是完全不需要此種學歷的存在。我所指的一般服務業工作,並不是打工性質的工作內容,而是被勞動部分類為服務業的行業。但是,有關於打工性質的工作內容,幾乎都是屬於服務業的行業範圍,因為打工的動機就是謀生技能尚未成熟。即使是非常先進的歐美國家,照樣有本國人在從事服務業,否則國家將會無法運作。有部分的專業服務業,就不是高中學歷能從事,因而我的解釋僅專指一般服務業。以下,上表是各學歷階段的畢業生,中表是各階段持有學歷的畢業生,下表是各階段考試名稱及考科。
博士班 0﹒40% 博士班 800人
碩士班 1﹒20% 一級文憑班 1﹒20% 一級畢業班 1﹒60% 碩士班 2400人 一級文憑班 2400人 一級畢業班 3200人
學士班 6﹒00% 二級文憑班 6﹒00% 二級畢業班 8﹒00% 學士班 12000人 二級文憑班12000人 二級畢業班16000人
副學士班12﹒00% 三級文憑班12﹒00% 三級畢業班16﹒00% 副學士班24000人 三級文憑班24000人 三級畢業班32000人
博士 0﹒02% Doctor of Philosophy/Ph.D./
一級副博士 0﹒08%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1st Grade/Ph.a-D. 1st/
二級副博士 0﹒08%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2nd Grade/Ph.a-D. 2nd/
三級副博士 0﹒08%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3rd Grade/Ph.a-D. 3rd/
四級副博士 0﹒14%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4th Grade/Ph.a-D. 4th/
碩士 0﹒80% 一級文憑 1﹒20% 一級畢業 1﹒60%
學士 4﹒80% 二級文憑 4﹒80% 二級畢業 6﹒40%
副學士 6﹒00% 三級文憑 6﹒00% 三級畢業 8﹒00%
技術學校 25﹒00% 綜合中學 10﹒00%
高級中學 5﹒00%
博士 40人
一級副博士 160人
二級副博士 160人
三級副博士 160人
四級副博士 280人
碩士 1600人 一級文憑 1600人 一級畢業 3200人
學士 9600人 二級文憑 9600人 二級畢業 12800人
副學士 12000人 三級文憑 12000人 三級畢業 16000人
技術學校 50000人 綜合中學 20000人
高級中學 10000人
博士班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碩士班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一級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碩士學位論文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一級文憑報告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二級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學士學位論文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二級文憑報告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三級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共同科目:國文、英文、數學
普通科目:普通科目一、普通科目二 普通分科:普通一科、普通二科、普通三科、普通四科
專業科目: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專業科目三 專業分科:機械科、動力機械科、電機科、資電科、化工科、土木與建築科、設計科、工程與管理科、
商業與管理科、衛生與護理科、食品科、幼保科、應用科、農業科、英語科、日語科、餐旅科、
海事科、水產科、影視科、家政科、商管外語一科、商管外語二科、商管外語三科、商管外語四科
以臺灣年出生20萬人來說,平均一年產生的副博士/博士,將降到僅剩800人左右的規模。臺灣全國一年的教授缺額不到200人,所以臺灣一年產生本土博士40人不算少數。臺灣全國有2340萬人,以平均每5000人有1人是博士來說,臺灣的博士數量將大約有4700人。若以合理供需人數做計算,並根據勞動部將把退休年齡延後到67歲,而教授年齡層以28~67歲為區間,將其分配給全國60000個教授職缺,也就是40個年齡層各有1500人。換句話說,臺灣必須允許副博士得擔任教授,而部份教授來源是國外留學歸國的學者。原則上,每年的臺灣新教授來源,應該有500位本土博士和副博士,並且引進1000位國外博士和副博士,其餘本土博士和副博士進入產業界。
臺灣當前每年博士授予人數約3800人,我認為能將其餘名額讓與外國人攻讀學位。有很多教育學者以為,高學歷能解決就業問題,反而是高學歷造成學歷斷層,有非常多學歷都不存在於社會,例如:無人僅有高中職畢業學歷,無人從事僅需高中職背景的工作。臺灣有很多縣市反對引進外勞,以致於臺灣有很多產業有缺工現象。此外,有很多人不願意攻讀更高的學歷,然而大環境是高學歷的教育體制,導致有非常多人不得不去念高學歷,但對於往後的謀職工作卻完全沒有幫助。學歷斷層是結構性失業的主因,所以各種學歷都應該存在於社會的各行各業。在社會謀職就業,無人願意從事低階工作,都想要去從事高階工作,而臺灣必須自我吸收掉低階工作,所以臺灣不能整個國家都是高學歷。
在第二外國語方面,有非常多專業領域有留學國家的不同選擇,應該擴大對於第二外國語的修課要求,以4學期的課程修讀作為基本要求。以法律來說,德語經常是學生的選讀語言,而土木工程常以日語為目標,都是考慮到專業領域的固有特性。但是,臺灣非常侷限於英語和日語,應該擴大第二外國語的要求,讓學生有能力得前往不同國家留學,或對於閱讀外文書籍增加選擇的機會。我認為,第二外國語課程以學士(二級)為主,採取4學期經教育部制定標準課綱,並且對於碩士(一級)加修2學期的課程,而此階段得不以教育部課綱為主要教學。換言之,歷經6學期的第二外國語學習,其程度相當於臺灣的國中英語程度,等同於母語人士的小學三年級程度。在第二外國語的要求上,得允許學生跨校修讀第二外國語,以避免本校無設置選讀的外國語。
Reference
副博士學位為俄羅斯發明的學制(維基a),我引進俄羅斯的學位名稱於臺灣教育學制。俄羅斯採取11年國民教育,學士4年和碩士2年,其副博士是2~4年,而博士是10年(維基b)。俄羅斯的副博士學位「相當於臺灣的博士學位」,獲得學位的平均年齡是25~27歲。因為,俄羅斯學制的副博士學位,是攻讀博士學位的前一學位。俄羅斯的博士學位獲得的年齡,平均約在35~37歲左右。換句話說,俄羅斯博士學位的程度及位階,實際上是高於臺灣的博士學位。
以專業教育來說,俄羅斯的高等教育起於學士學位,取得博士學位的過程是4+2+2(~4)+10,其技職教育學制無法取得博士學位;臺灣相當重視技職教育的學制,除高等教育外的專業教育,在技職教育是起於專科和高職,我取得博士學位的過程是5+2+2+10。我在碩士畢業之後,有持續性地學習數學和土木專業,所以在2010年之前並無虛度時間。有不少人在說,我的念法非常像俄羅斯學制,我認為此乃是一個相當偶然的巧合。我會選擇在2010年前往大陸攻讀博士學位,此乃是因為2009年有大陸學歷承認的法案,並於當時正在立法院議會展開審查和相關議題的討論。
我採取副博士學位的意義,在於提出的博士論文高於碩士論文,但是卻未達博士論文的創造性目標,得授予副博士學位以作為其程度的位階。若是所提出的博士論文未達創造性目標,得繼續性地展延攻讀博士學位的年限,或者改提出授予副博士學位的申請。然而,若是提出副博士學位的申請,其學位的審查要件必需高於碩士學位,否則就是尚未達到副博士學位的位階。經學位審查後,得提出博士學位答辯,或提出副博士學位答辯,經通過後授予對應的學位。
年齡 大學、科大、學院 專科學校 書院
──────────────────────────
20 副學士學位 三級文憑 三級畢業
21
22 學士學位 二級文憑 二級畢業
23 一級畢業
24 一級文憑
25 碩士學位
26
27
28
29~ 副博士/博士學位
若是僅持有高中學歷者,能夠從事就業機會最多的服務業,而持有技術學校或綜合中學學歷者,應該幾乎不可能會去從事一般服務業,因為本身擁有一技之長能夠謀生就業。因而,社會上確實需要有高中學歷,並不是完全不需要此種學歷的存在。我所指的一般服務業工作,並不是打工性質的工作內容,而是被勞動部分類為服務業的行業。但是,有關於打工性質的工作內容,幾乎都是屬於服務業的行業範圍,因為打工的動機就是謀生技能尚未成熟。即使是非常先進的歐美國家,照樣有本國人在從事服務業,否則國家將會無法運作。有部分的專業服務業,就不是高中學歷能從事,因而我的解釋僅專指一般服務業。以下,上表是各學歷階段的畢業生,中表是各階段持有學歷的畢業生,下表是各階段考試名稱及考科。
博士班 0﹒40% 博士班 800人
碩士班 1﹒20% 一級文憑班 1﹒20% 一級畢業班 1﹒60% 碩士班 2400人 一級文憑班 2400人 一級畢業班 3200人
學士班 6﹒00% 二級文憑班 6﹒00% 二級畢業班 8﹒00% 學士班 12000人 二級文憑班12000人 二級畢業班16000人
副學士班12﹒00% 三級文憑班12﹒00% 三級畢業班16﹒00% 副學士班24000人 三級文憑班24000人 三級畢業班32000人
博士 0﹒02% Doctor of Philosophy/Ph.D./
一級副博士 0﹒08%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1st Grade/Ph.a-D. 1st/
二級副博士 0﹒08%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2nd Grade/Ph.a-D. 2nd/
三級副博士 0﹒08%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3rd Grade/Ph.a-D. 3rd/
四級副博士 0﹒14% Associate Doctor of Philosophy, 4th Grade/Ph.a-D. 4th/
碩士 0﹒80% 一級文憑 1﹒20% 一級畢業 1﹒60%
學士 4﹒80% 二級文憑 4﹒80% 二級畢業 6﹒40%
副學士 6﹒00% 三級文憑 6﹒00% 三級畢業 8﹒00%
技術學校 25﹒00% 綜合中學 10﹒00%
高級中學 5﹒00%
博士 40人
一級副博士 160人
二級副博士 160人
三級副博士 160人
四級副博士 280人
碩士 1600人 一級文憑 1600人 一級畢業 3200人
學士 9600人 二級文憑 9600人 二級畢業 12800人
副學士 12000人 三級文憑 12000人 三級畢業 16000人
技術學校 50000人 綜合中學 20000人
高級中學 10000人
博士班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碩士班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一級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碩士學位論文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一級文憑報告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二級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學士學位論文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二級文憑報告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三級聯合招生入學考試
共同科目:國文、英文、數學
普通科目:普通科目一、普通科目二 普通分科:普通一科、普通二科、普通三科、普通四科
專業科目: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專業科目三 專業分科:機械科、動力機械科、電機科、資電科、化工科、土木與建築科、設計科、工程與管理科、
商業與管理科、衛生與護理科、食品科、幼保科、應用科、農業科、英語科、日語科、餐旅科、
海事科、水產科、影視科、家政科、商管外語一科、商管外語二科、商管外語三科、商管外語四科
以臺灣年出生20萬人來說,平均一年產生的副博士/博士,將降到僅剩800人左右的規模。臺灣全國一年的教授缺額不到200人,所以臺灣一年產生本土博士40人不算少數。臺灣全國有2340萬人,以平均每5000人有1人是博士來說,臺灣的博士數量將大約有4700人。若以合理供需人數做計算,並根據勞動部將把退休年齡延後到67歲,而教授年齡層以28~67歲為區間,將其分配給全國60000個教授職缺,也就是40個年齡層各有1500人。換句話說,臺灣必須允許副博士得擔任教授,而部份教授來源是國外留學歸國的學者。原則上,每年的臺灣新教授來源,應該有500位本土博士和副博士,並且引進1000位國外博士和副博士,其餘本土博士和副博士進入產業界。
臺灣當前每年博士授予人數約3800人,我認為能將其餘名額讓與外國人攻讀學位。有很多教育學者以為,高學歷能解決就業問題,反而是高學歷造成學歷斷層,有非常多學歷都不存在於社會,例如:無人僅有高中職畢業學歷,無人從事僅需高中職背景的工作。臺灣有很多縣市反對引進外勞,以致於臺灣有很多產業有缺工現象。此外,有很多人不願意攻讀更高的學歷,然而大環境是高學歷的教育體制,導致有非常多人不得不去念高學歷,但對於往後的謀職工作卻完全沒有幫助。學歷斷層是結構性失業的主因,所以各種學歷都應該存在於社會的各行各業。在社會謀職就業,無人願意從事低階工作,都想要去從事高階工作,而臺灣必須自我吸收掉低階工作,所以臺灣不能整個國家都是高學歷。
在第二外國語方面,有非常多專業領域有留學國家的不同選擇,應該擴大對於第二外國語的修課要求,以4學期的課程修讀作為基本要求。以法律來說,德語經常是學生的選讀語言,而土木工程常以日語為目標,都是考慮到專業領域的固有特性。但是,臺灣非常侷限於英語和日語,應該擴大第二外國語的要求,讓學生有能力得前往不同國家留學,或對於閱讀外文書籍增加選擇的機會。我認為,第二外國語課程以學士(二級)為主,採取4學期經教育部制定標準課綱,並且對於碩士(一級)加修2學期的課程,而此階段得不以教育部課綱為主要教學。換言之,歷經6學期的第二外國語學習,其程度相當於臺灣的國中英語程度,等同於母語人士的小學三年級程度。在第二外國語的要求上,得允許學生跨校修讀第二外國語,以避免本校無設置選讀的外國語。
Reference
- Wikipeia (a), 副博士學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9%AF%E5%8D%9A%E5%A3%AB%E5%AD%A6%E4%BD%8D
- Wikipeia (b), Education in Russ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ucation_in_Rus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