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保意識正處於啟蒙階段,多數環保團體並不清楚自我定位為何,不僅想要學習國外經驗,並且同時還要兼顧民意觀點。若是要很明確地表示環保應備基本常識,主席認為那應該就是「環保就是要和人民唱反調」,而且絕對不是和人民站在同一陣線作抵抗。舉凡了解此番道理之人,都可以自稱是環保人士。環保是以環境保護為優先之前提衍生之爭議,然而國家發展經濟就是在破壞環境,因而要追求環保就不得不和人民唱反調,否則就應該繼續支持破壞環境之行為。
政府油電雙漲在經濟觀點上,的確有不少負面隱憂存在,但是此番問題不是主席探討之範圍。若是從油價上漲之影響層面觀之,人民通勤運輸就會考慮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車、步行、公車、捷運、…等,其中自行車和步行無排碳量,而公車和捷運乃是多人同乘一列車,絕對要比人人騎車或開車要減碳許多,而其排碳來源即是發動機燃燒汽油所產生。若是從電價上漲之影響層面觀之,人民會降低各種電器用品之使用量,尤其是夏季冷氣使用時數之降低,將可直接降低臺灣供電主要以火力發電廠產出之排碳量。核能發電怕核災,天然氣發電嫌太貴,火力發電便宜卻排碳量大,此乃是不得不接受之事實。
無論是油價或電價上漲,都是可以直接降低排碳量之措施,對於環保人士來說都是可喜可賀之事。換言之,環保人士之觀點應該是要將油電漲至何等價位,才能讓人民轉念去變更通勤運輸模式和降低電力使用量。否則,若是政府對於油電價不漲反降,僅會使人民耗用資源更甚,相對地排碳量也就越來越大,仍然要以其他罰款措施來限縮油電使用量,反而不如透過油電漲價來形塑人民之「新生活模式」。有關此類議題之求解方式,乃是對於在統計價位和排碳量之關係式後,對於「價位─排碳量方程式」取偏微分解極值,其偏微分方程常見於教科書中,如下所示:
國際上知名環保團體之訴求,在維護環境保護為優先之考量上,幾乎都是站在對抗人民之觀點,使得政府經常為維護人民之經濟利益,而堅持自我之立場不受環保團體之影響。舉例來說,美國人民反對京都議定書,以避免對於美國各種產業之生產造成衝擊,因而美國政府順應民意反對簽署京都議定書。臺灣環保意識正處於啟蒙階段,每當一項議題或政策被提出之時,需要優先確認之事乃是「有無和人民唱反調?」否則,環保團體之訴求極有可能失焦,導致在和政府及人民之間打起迷糊仗,理當審慎思索自我之立場。環保團體在提出訴求之時,除優先界定自我之立場外,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方能給予政府和人民能就此衡量得失,爭議或議論之事也就能獲得解決。
References
政府油電雙漲在經濟觀點上,的確有不少負面隱憂存在,但是此番問題不是主席探討之範圍。若是從油價上漲之影響層面觀之,人民通勤運輸就會考慮其他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車、步行、公車、捷運、…等,其中自行車和步行無排碳量,而公車和捷運乃是多人同乘一列車,絕對要比人人騎車或開車要減碳許多,而其排碳來源即是發動機燃燒汽油所產生。若是從電價上漲之影響層面觀之,人民會降低各種電器用品之使用量,尤其是夏季冷氣使用時數之降低,將可直接降低臺灣供電主要以火力發電廠產出之排碳量。核能發電怕核災,天然氣發電嫌太貴,火力發電便宜卻排碳量大,此乃是不得不接受之事實。
無論是油價或電價上漲,都是可以直接降低排碳量之措施,對於環保人士來說都是可喜可賀之事。換言之,環保人士之觀點應該是要將油電漲至何等價位,才能讓人民轉念去變更通勤運輸模式和降低電力使用量。否則,若是政府對於油電價不漲反降,僅會使人民耗用資源更甚,相對地排碳量也就越來越大,仍然要以其他罰款措施來限縮油電使用量,反而不如透過油電漲價來形塑人民之「新生活模式」。有關此類議題之求解方式,乃是對於在統計價位和排碳量之關係式後,對於「價位─排碳量方程式」取偏微分解極值,其偏微分方程常見於教科書中,如下所示:
國際上知名環保團體之訴求,在維護環境保護為優先之考量上,幾乎都是站在對抗人民之觀點,使得政府經常為維護人民之經濟利益,而堅持自我之立場不受環保團體之影響。舉例來說,美國人民反對京都議定書,以避免對於美國各種產業之生產造成衝擊,因而美國政府順應民意反對簽署京都議定書。臺灣環保意識正處於啟蒙階段,每當一項議題或政策被提出之時,需要優先確認之事乃是「有無和人民唱反調?」否則,環保團體之訴求極有可能失焦,導致在和政府及人民之間打起迷糊仗,理當審慎思索自我之立場。環保團體在提出訴求之時,除優先界定自我之立場外,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方能給予政府和人民能就此衡量得失,爭議或議論之事也就能獲得解決。
References
- 戎華儀(2012.06.06)李鴻源挑戰環團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32012060600845.html
- Wikipedia, Kyoto Protoc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Kyoto_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