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代,學習靜力學和結構學時,即在詢問:「這些瑣碎的計算方法,真的會在工作上用到嗎?」答案是:「不會,你頂多會用諧合變形法去確認電腦分析結果,學這些理論都只是讓你對結構擁有基本概念。事實上,你以後就會把學校所學都忘光了,因為沒人會用手算來檢查電腦計算結果。」後來,筆者發現某些經典考題,確實存在於真實世界裡,而且必須知道該如何使用電腦求解,以及如何以手算確認之。以下,筆者提供一道存在於工程上之打電話結構問題,以讓讀者較容易了解尺寸和幾何不確定性,將衍生何種結構問題?
某一坐北朝南之新建鋼結構工程,興建於設計地震力250gal之地區,經工地主任在吊裝作業時發現,一樓西南角有一螺栓接合之邊柱,其基礎放樣間距不準確。因此,工地主任乃知會工地建築師,經建築師撥電話向結構工程師說明工地吊裝作業之問題,其在電話中作出以下陳述內容:
一樓平面圖柱F6,在基礎南北向放樣上,原本應放樣間距為5m,實際之放樣間距為5.001m,大樑實際之機械裁切尺寸為5.000m;在基礎東西向放樣上,原本應放樣間距為4m,實際之放樣間距為4.002m,大樑實際之機械裁切尺寸為4.000m。柱高原本應放樣長度為3m,實際之放樣長度為3.000m。機械加工廠商提供之原廠《材料品質證明書》顯示,該批SS400鋼材之實測降伏強度為2.52tf/cm^2(247MPa),其實測彈性模數為2070tf/cm^2(203GPa)。工地主任打算用油壓千斤頂側推鋼柱,再以螺栓進行接合後鬆弛油壓千斤頂,想要確認是否會對結構安全性產生影響?請在一個小時內,打電話到工地作個回覆。
一樓平面圖柱F6,其原始結構設計資料:
該結構問題僅需對於F6鋼柱之個別檢核下,假設檢核值容許上限為0.7,其是否仍滿足結構安全性之需求? 若是檢核值超過0.7,則需向建築師表示需要重新作結構計算,有待確認新尺寸後再行回覆。重新做一次結構靜、動力分析,並不會改變靜載重、活載重、載重偏心量及南北向或東西向之地震力,但是需對於桿件產生額外彎矩進行計算。因為,F6鋼柱上方之靜載重和活載重,並沒有變更數據致使有減少或增加之情形,而結構整體質量亦由於未有異動,所以南北向和東西向之地震力亦不會改變。在結構設計過程中,乃是重覆以不同斷面讓結構設計軟體進行檢核值計算,是一種試誤法求解結果之過程,以手算求解相當費時費力,因而需要透過電腦計算求解。否則,重新進行整體結構計算,無異於對單一構件之手算過程。
以上,乃是一道真實結構問題,並非同校內之考試模式,而是得在工作環境下,使用電腦或查閱規範及書籍,來進行結構問題之解決。該問題在進行手算時,實際所需時間不超過20分鐘,亦無實際之計算困難度,在計算桿件額外產生之內力後,桿件強度計算所需之公式在五個以下。該柱有效長度係數K值,考慮端點可容許水平側移(樓地板)之設計值K=1.2。在載重組合方面,至少需要檢查U=1.2D+1.6L,以及U=1.2D+0.5L±E。筆者提出此一問題,乃是作為相關人士在假日自我演練之用,以期能提高自我在解決真實結構問題之能力。筆者提出該結構問題之另一項目的,乃是讓讀者了解材料強度、尺寸及幾何不確定性,對結構將衍生之問題和影響。
某一坐北朝南之新建鋼結構工程,興建於設計地震力250gal之地區,經工地主任在吊裝作業時發現,一樓西南角有一螺栓接合之邊柱,其基礎放樣間距不準確。因此,工地主任乃知會工地建築師,經建築師撥電話向結構工程師說明工地吊裝作業之問題,其在電話中作出以下陳述內容:
一樓平面圖柱F6,在基礎南北向放樣上,原本應放樣間距為5m,實際之放樣間距為5.001m,大樑實際之機械裁切尺寸為5.000m;在基礎東西向放樣上,原本應放樣間距為4m,實際之放樣間距為4.002m,大樑實際之機械裁切尺寸為4.000m。柱高原本應放樣長度為3m,實際之放樣長度為3.000m。機械加工廠商提供之原廠《材料品質證明書》顯示,該批SS400鋼材之實測降伏強度為2.52tf/cm^2(247MPa),其實測彈性模數為2070tf/cm^2(203GPa)。工地主任打算用油壓千斤頂側推鋼柱,再以螺栓進行接合後鬆弛油壓千斤頂,想要確認是否會對結構安全性產生影響?請在一個小時內,打電話到工地作個回覆。
一樓平面圖柱F6,其原始結構設計資料:
- 柱斷面尺寸為H400x400x13x21,該柱強軸在南北向,柱南北向中點有側向支撐,材質為SS400鋼材。
- 根據原結構靜、動力分析資料(不含載重係數)顯示,該柱之柱頂靜載重為59.8tf(586.4kN)、活載重為21.1tf(206.9kN)、南北向載重偏心5.1cm、東西向載重偏心13.1cm、南北向水平地震力為2.2tf(21.6kN)、東西向水平地震力為2.6tf(25.5kN)。
該結構問題僅需對於F6鋼柱之個別檢核下,假設檢核值容許上限為0.7,其是否仍滿足結構安全性之需求? 若是檢核值超過0.7,則需向建築師表示需要重新作結構計算,有待確認新尺寸後再行回覆。重新做一次結構靜、動力分析,並不會改變靜載重、活載重、載重偏心量及南北向或東西向之地震力,但是需對於桿件產生額外彎矩進行計算。因為,F6鋼柱上方之靜載重和活載重,並沒有變更數據致使有減少或增加之情形,而結構整體質量亦由於未有異動,所以南北向和東西向之地震力亦不會改變。在結構設計過程中,乃是重覆以不同斷面讓結構設計軟體進行檢核值計算,是一種試誤法求解結果之過程,以手算求解相當費時費力,因而需要透過電腦計算求解。否則,重新進行整體結構計算,無異於對單一構件之手算過程。
以上,乃是一道真實結構問題,並非同校內之考試模式,而是得在工作環境下,使用電腦或查閱規範及書籍,來進行結構問題之解決。該問題在進行手算時,實際所需時間不超過20分鐘,亦無實際之計算困難度,在計算桿件額外產生之內力後,桿件強度計算所需之公式在五個以下。該柱有效長度係數K值,考慮端點可容許水平側移(樓地板)之設計值K=1.2。在載重組合方面,至少需要檢查U=1.2D+1.6L,以及U=1.2D+0.5L±E。筆者提出此一問題,乃是作為相關人士在假日自我演練之用,以期能提高自我在解決真實結構問題之能力。筆者提出該結構問題之另一項目的,乃是讓讀者了解材料強度、尺寸及幾何不確定性,對結構將衍生之問題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