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行事相當保守,因循守舊乃是臺灣人之天性。也許是受新聞媒體之影響,近年不斷地在倡導「創新」和「設計」之價值,使得設計學科頓時成為莘莘學子第一志願。然而,即便政府大力發展文化創新產業,其產值佔總體GDP之比例將仍舊相當地低。臺灣研發設計產業一直無法推動成功之主因,在於臺灣人畏懼於投資不能立竿見影之研發設計,以致於至今仍然是向國外購置生產製造機器,然後在臺灣接收訂單進行生產作業活動。
近來,電子業乃欲透過工研院作技術移轉、交流及整合,有助於臺灣產業結構之轉變。電子業乃是屬於高科技製造業,其欲尋求產業轉型將為臺灣之未來帶來一道曙光。事實上,臺灣仍然以製造業為主體,但是卻一反常態地以環保議題,來反對臺灣維持經濟發展所需之製造業設廠。若是臺灣不以從事研發設計產業為主,臺灣仍然必須重拾製造業老本行,相對地亦必須接受製造業所將會對環境所造成之衝擊。
若是臺灣真有那麼一天成為臺勞,臺灣人才必然往中國大陸移動,因為臺灣人英語能力普遍不好,沒有能力在中文語系以外之國家或地區工作。事實上,該問題亦反映出臺灣外語教育之隱憂,並將致使臺灣勞動人口之外移受侷限性。若是有朝一日臺灣人才大量外移至中國大陸,臺灣亦將完全失去政治上之對話優勢。筆者認為,臺灣不應持續維持守舊之觀念,否則守舊將同時衝擊臺灣經濟和政治,使得臺灣終將無法維持時下小康局面。
參考資料
近來,電子業乃欲透過工研院作技術移轉、交流及整合,有助於臺灣產業結構之轉變。電子業乃是屬於高科技製造業,其欲尋求產業轉型將為臺灣之未來帶來一道曙光。事實上,臺灣仍然以製造業為主體,但是卻一反常態地以環保議題,來反對臺灣維持經濟發展所需之製造業設廠。若是臺灣不以從事研發設計產業為主,臺灣仍然必須重拾製造業老本行,相對地亦必須接受製造業所將會對環境所造成之衝擊。
若是臺灣真有那麼一天成為臺勞,臺灣人才必然往中國大陸移動,因為臺灣人英語能力普遍不好,沒有能力在中文語系以外之國家或地區工作。事實上,該問題亦反映出臺灣外語教育之隱憂,並將致使臺灣勞動人口之外移受侷限性。若是有朝一日臺灣人才大量外移至中國大陸,臺灣亦將完全失去政治上之對話優勢。筆者認為,臺灣不應持續維持守舊之觀念,否則守舊將同時衝擊臺灣經濟和政治,使得臺灣終將無法維持時下小康局面。
參考資料
- 林憲祥(2011.06.19)林明儒:台灣只顧吃老本10年後...人民變台勞,工商時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9/4/2tkio.html)
- 王志煌(2011.06.27)電子業轉型 工研院願撐腰,工商時報(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27/4/2u0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