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學術界投稿國際期刊,乃是走高產量低價值的戰略路線。若是臺灣一改慣用的高產量低價值路線,而欲改行低產量高價值路線的話,極有可能遭遇重大挫敗的危機,而且會間接影響到臺灣的博士學位全國發行量。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臺灣無法改變此一路線?除了在投稿前無法準確估算被引用率,以致於需要大量投稿和自引文章提高能見度外,最大的問題是制度面上的「學術點數積分規定」,但是卻導致學術界偏向重量不重質的情形。
以國際工程期刊論文來說,多數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約略在1.0左右,頂尖國際期刊的IF值可以達到1.5~2.0的水準。假如某項研究成果可以投稿進IF值1.5的國際期刊,將其拆為三篇分別投稿到IF值0.6、0.7及0.9的期刊,其能見度和被引用機率擴增為三倍,而且IF值總計為0.6 + 0.7 + 0.9 = 2.2,遠高於合為一篇投稿進IF值1.5的國際期刊。有關於此一現象背後的問題癥結點,在於一篇改寫為三篇可以提高能見度和被引機率,使得臺灣研究人員總是樂此不彼地重覆此一行為。
在國外學術網站上,每每於瀏覽其學者之簡介時,可以見到完整的文章發表列表,亦可見到所謂的精選論文(Selected Papers),也就是臺灣學術界常說的「代表作」。一般來說,若學者的年紀比較輕,其提供之代表作約有五篇左右;若學者的年紀比較長,其提供之代表作約有十篇左右。若是臺灣學術界在投稿論文前,都可以「審慎評估」本論文是否可以作為代表作,再來決定是否要以一篇或拆成多篇來發表,想必在個人著作的「質」和「量」將可同時兼顧。
什麼是代表作?在專攻的專業領域內,具有開創性或原創性價值的文章,就可以將其視為是代表作。有些文章可以投稿進高IF值的國際期刊,但是卻未達開創性或原創性價值的標準,因而僅能算是有引用價值的一般性論文。若是臺灣的學者都能考慮到代表性著作的層面,並且要求博士生在撰寫學術文章時要考慮到此一問題,想必臺灣的學術產能可以在「質」和「量」方面,同時獲得國際學術機構和評鑑機構的肯定,也將有助於臺灣學術機構取得較佳的全球排名。
Reference
以國際工程期刊論文來說,多數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約略在1.0左右,頂尖國際期刊的IF值可以達到1.5~2.0的水準。假如某項研究成果可以投稿進IF值1.5的國際期刊,將其拆為三篇分別投稿到IF值0.6、0.7及0.9的期刊,其能見度和被引用機率擴增為三倍,而且IF值總計為0.6 + 0.7 + 0.9 = 2.2,遠高於合為一篇投稿進IF值1.5的國際期刊。有關於此一現象背後的問題癥結點,在於一篇改寫為三篇可以提高能見度和被引機率,使得臺灣研究人員總是樂此不彼地重覆此一行為。
在國外學術網站上,每每於瀏覽其學者之簡介時,可以見到完整的文章發表列表,亦可見到所謂的精選論文(Selected Papers),也就是臺灣學術界常說的「代表作」。一般來說,若學者的年紀比較輕,其提供之代表作約有五篇左右;若學者的年紀比較長,其提供之代表作約有十篇左右。若是臺灣學術界在投稿論文前,都可以「審慎評估」本論文是否可以作為代表作,再來決定是否要以一篇或拆成多篇來發表,想必在個人著作的「質」和「量」將可同時兼顧。
什麼是代表作?在專攻的專業領域內,具有開創性或原創性價值的文章,就可以將其視為是代表作。有些文章可以投稿進高IF值的國際期刊,但是卻未達開創性或原創性價值的標準,因而僅能算是有引用價值的一般性論文。若是臺灣的學者都能考慮到代表性著作的層面,並且要求博士生在撰寫學術文章時要考慮到此一問題,想必臺灣的學術產能可以在「質」和「量」方面,同時獲得國際學術機構和評鑑機構的肯定,也將有助於臺灣學術機構取得較佳的全球排名。
Reference
- Wikipedia, Impact Factor, http://en.wikipedia.org/wiki/Impact_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