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工程師透過操作軟體,進行各式各樣結構之結構設計。然而,多數工程師不知道結構設計軟體是如何進行計算,亦即工程師僅是操作軟體之人員,並未使用過去所學之相關專業知識。以下,筆者扼要介紹結構設計軟體,是如何產生結構設計之計算結果,以供讀者參考之用。
結構設計軟體計算過程,其實「無異於」工程界早期結構分析和結構設計分開階段,僅僅是將結構分析結果直接導入結構設計程序,並根據各國結構設計規範計算所需取值之要求,進行樑柱板牆桿索之結構構件計算。之後,以需求荷載相較於構件強度之比值做為檢核值,以供工程師檢查強度不足或需修改尺寸之構件。在有限元素選擇方面,樑、柱構件採用樑元素,拉壓二力構件和鋼索採用桿元素,樓地板、剪力牆和承重牆根據短邊寬和厚度之比值,視情況採用殼元素或板元素,其中樓地板多採用殼元素,剪力牆或承重牆多採用板元素。在有限元素選擇方面,無需工程師進行元素之選擇,因為該部分之問題已透過結構設計軟體自動選擇,工程師僅需將結構模型以繪圖方式畫出來,而後再行作全自動網格生成即可完成結構建模程序。簡言之,結構設計軟體建模過程,十分類似於繪圖軟體之繪圖過程,僅僅是多出網格生成程序。
在有限元素分析結果和結構設計規範之配合上,筆者以美國AISC規範為例,在計算樑柱構件彎曲強度過程中,需要計算「側向扭轉挫曲修正係數(Cb)」,乃是根據樑元素之有限元素分析結果,作四等分點取值後再行計算該係數之數據。換言之,結構設計軟體內之有限元素分析結果,其元素分割數量必須配合結構設計規範需求取值。在結構動力分析後,亦是根據耐震設計規範之要求,再進行相關結構韌性容量之計算,以供工程師進行相關數據之檢查。在一般情況下,除以下被稱為「調數字」之行為,須透過工程師手動調整外,得直接以結構設計軟體全自動結構設計結果作為最終之結構設計,其需調整之項目包括:
在繪製結構圖方面,有部分套件得以作自動轉換,或者透過繪圖軟體Lisp語法產生半自動繪圖功能。在涉及建築或結構變更設計時,未重新產生或正確修改為新結構圖,往往造成工程施工和設計不一致之情形,是繪圖上常見之弊病。去年,筆者在北京期間,得知中國大陸有一種稱為PKPM之軟體,結合建築繪圖、結構分析、結構設計(含RC和SS)、結構繪圖、基礎分析、基礎設計、基礎繪圖及施工繪圖,堪稱筆者所知功能最為強大之工程軟體。然而,PKPM仍然未把「調數字」程序全自動化,可謂其軟體功能上之唯一缺點。
筆者認為,工程軟體產業在來日有可能將「調數字」全自動化,以達成更高效能工程軟體之分析、設計及施工。筆者才疏學淺,僅將有限所知稍加說明,期能作為讀者參考之用。
結構設計軟體計算過程,其實「無異於」工程界早期結構分析和結構設計分開階段,僅僅是將結構分析結果直接導入結構設計程序,並根據各國結構設計規範計算所需取值之要求,進行樑柱板牆桿索之結構構件計算。之後,以需求荷載相較於構件強度之比值做為檢核值,以供工程師檢查強度不足或需修改尺寸之構件。在有限元素選擇方面,樑、柱構件採用樑元素,拉壓二力構件和鋼索採用桿元素,樓地板、剪力牆和承重牆根據短邊寬和厚度之比值,視情況採用殼元素或板元素,其中樓地板多採用殼元素,剪力牆或承重牆多採用板元素。在有限元素選擇方面,無需工程師進行元素之選擇,因為該部分之問題已透過結構設計軟體自動選擇,工程師僅需將結構模型以繪圖方式畫出來,而後再行作全自動網格生成即可完成結構建模程序。簡言之,結構設計軟體建模過程,十分類似於繪圖軟體之繪圖過程,僅僅是多出網格生成程序。
在有限元素分析結果和結構設計規範之配合上,筆者以美國AISC規範為例,在計算樑柱構件彎曲強度過程中,需要計算「側向扭轉挫曲修正係數(Cb)」,乃是根據樑元素之有限元素分析結果,作四等分點取值後再行計算該係數之數據。換言之,結構設計軟體內之有限元素分析結果,其元素分割數量必須配合結構設計規範需求取值。在結構動力分析後,亦是根據耐震設計規範之要求,再進行相關結構韌性容量之計算,以供工程師進行相關數據之檢查。在一般情況下,除以下被稱為「調數字」之行為,須透過工程師手動調整外,得直接以結構設計軟體全自動結構設計結果作為最終之結構設計,其需調整之項目包括:
- 許多結構之樑柱接頭,往往不能達到耐震設計規範之要求,需作進一步調整。
- 有樓層層間位移角過大之情形,需在樓層適當位置配置斜撐構件或鋼板剪力牆。
- 樓層設備層由於重物大,需配置承重牆降低樓地板撓度,並需考慮樓層側移過大之問題。
- 質量或幾何非對稱結構,在地震時產生結構扭轉行為,需透過調整雙向慣性矩,來達成耐震設計規範之要求。
- 勁度不連續或軟弱樓層,有多種方式得以調整,視工程師之手法而異。
- 以適當調整樑柱構件塑性容量方式,達成耐震設計原則─「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
- 結構系統選擇上,往往視結構需求功能而定,例如:高樓建築適合管狀或密柱結構,以降低風荷載導致之結構側移。
在繪製結構圖方面,有部分套件得以作自動轉換,或者透過繪圖軟體Lisp語法產生半自動繪圖功能。在涉及建築或結構變更設計時,未重新產生或正確修改為新結構圖,往往造成工程施工和設計不一致之情形,是繪圖上常見之弊病。去年,筆者在北京期間,得知中國大陸有一種稱為PKPM之軟體,結合建築繪圖、結構分析、結構設計(含RC和SS)、結構繪圖、基礎分析、基礎設計、基礎繪圖及施工繪圖,堪稱筆者所知功能最為強大之工程軟體。然而,PKPM仍然未把「調數字」程序全自動化,可謂其軟體功能上之唯一缺點。
筆者認為,工程軟體產業在來日有可能將「調數字」全自動化,以達成更高效能工程軟體之分析、設計及施工。筆者才疏學淺,僅將有限所知稍加說明,期能作為讀者參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