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第3條第二項規定,「前項人民(一、臺灣地區人民),於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三日修正生效後,於當學期或以後學期入學於大陸地區高等學校或機構就讀者,始得依本辦法申請高等學校或機構學歷採認。」我是2010年9月入學大陸高等學校,所以我的大陸學歷是臺灣的教育法規下的合法學歷。我不是第一個持臺灣大學或臺灣科大的學歷,前往大陸攻讀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事實上,已經取得大陸名校博士學位的臺灣人,包括:醫師、中醫師、技師、建築師、律師、…等,可說是涵蓋臺灣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據我所知,臺生在大陸取得學歷後,其實不容易在當地找到好工作。臺生持臺胞證在當地謀職下,大陸企業對於臺生的學歷持保留態度,而且涉及勞工保險、就職登記、所得稅、…等,都被大陸企業以外國人的身份在聘用,也就產生了就業謀職的雙重不利因素。
以往,臺灣的教育政策都是極端排斥大陸學歷,但在2010年9月的《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新修訂後,我在大陸實際知道的情況發現,有很多大學聯考達到一定標準以上的學生,也就比較有意願過去攻讀學位。然而,《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修法前後,大陸學歷的承認問題也就因而產生。臺灣人非常忌妒我取得大陸清華的博士學位,在於臺灣人感到似乎要認同取得大陸學歷的臺生,因而產生非常極端的排斥大陸學歷思想。大陸臺生和外國留學生不太一樣,外國留學生不少是考慮學費低廉與否,但是臺生多數都要是去大陸洗學歷。我在4年前過去念書時,本來是有意要留在大陸發展,所以過去的動機也是要洗學歷,但是帶過去的存款不太夠。事實上,有不少在臺灣已經發展不錯的專業人士,去大陸念書的目的都是要洗學歷後,嘗試在當地謀職試圖卡位取得行業的先機。然而,去大陸洗學歷的專業人士幾乎都是失敗者,所以都一一回臺灣繼續以往的工作。為什麼?大陸人不歡迎臺灣人在大陸當地工作,尤其都會以「外省的」稱呼外地來的人,更何況是從臺灣過去大陸謀職的專業人士。
談到洗學歷的歷史,要從1990年代開始說起,但是那個時代仍然處於封閉環境,所以是到2000年代起,才開始有了比較大的洗學歷進展,也就是前往取得大陸學歷的高峰期。當時,有相當多的新聞媒體人士想要當第一波,有可能是大陸的統戰政策拉攏新聞媒體人士,因而學成後都是回臺撰寫書籍描述大陸的大學環境。臺灣的圖書館內有關大陸留學的書籍,我可以謙虛的說我應該全部都有讀過。後來,網路的發展使得兩岸的資訊傳播加速,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專業人士前往洗學歷,以尋求於學成後在當地卡位謀職取得先機。在2000年起的十年內,大陸對臺生的留學政策是不刻意管制,也就產生了臺生素質參差不齊的結果,然而大陸業界都一概否定臺生的學歷,也就使得許多臺灣專業人士打道回府。我認為,大陸的對臺政策不能不保障過去的臺生,因為教育政策不能夠變來變去讓人難以捉摸。臺灣在2009年時,就已經在討論大陸學歷採認的問題,我覺得是時候可以前往攻讀學位了。
《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於2010年修法通過,大陸學歷正式成為可以在臺灣使用的學歷,較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臺灣人認為,去大陸念書是一種出國念書的選擇項目。照理說,學歷代表著個人學習的過程,應該不受業界承認學歷與否的影響。但是,國家法律上不承認的學歷,就是得另謀他路尋求工作機會,因為不承認的學歷就無法使用。臺灣採用學歷認證的方式,有刻意刁難在2010年以前取得學位者,我認為臺灣教育部應該直接認可其學歷,無需不斷地以審查不通過的方式否定其學歷。臺灣要是刻意否定大陸的學歷,反過來大陸也會否定臺灣的學歷。在2010年以前去大陸取得的學歷,我認為是兩岸教育政策的模糊期,應該一概承認在2010年以前取得的大陸學歷。美國的學歷都是用錢堆出來才能取得,真要否定學歷就得不承認美國的學歷。臺灣人向來都認為,北大和清華都是在收垃圾,我認為學歷要一概承認,不受《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的約束。
以往,臺灣的教育政策都是極端排斥大陸學歷,但在2010年9月的《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新修訂後,我在大陸實際知道的情況發現,有很多大學聯考達到一定標準以上的學生,也就比較有意願過去攻讀學位。然而,《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修法前後,大陸學歷的承認問題也就因而產生。臺灣人非常忌妒我取得大陸清華的博士學位,在於臺灣人感到似乎要認同取得大陸學歷的臺生,因而產生非常極端的排斥大陸學歷思想。大陸臺生和外國留學生不太一樣,外國留學生不少是考慮學費低廉與否,但是臺生多數都要是去大陸洗學歷。我在4年前過去念書時,本來是有意要留在大陸發展,所以過去的動機也是要洗學歷,但是帶過去的存款不太夠。事實上,有不少在臺灣已經發展不錯的專業人士,去大陸念書的目的都是要洗學歷後,嘗試在當地謀職試圖卡位取得行業的先機。然而,去大陸洗學歷的專業人士幾乎都是失敗者,所以都一一回臺灣繼續以往的工作。為什麼?大陸人不歡迎臺灣人在大陸當地工作,尤其都會以「外省的」稱呼外地來的人,更何況是從臺灣過去大陸謀職的專業人士。
談到洗學歷的歷史,要從1990年代開始說起,但是那個時代仍然處於封閉環境,所以是到2000年代起,才開始有了比較大的洗學歷進展,也就是前往取得大陸學歷的高峰期。當時,有相當多的新聞媒體人士想要當第一波,有可能是大陸的統戰政策拉攏新聞媒體人士,因而學成後都是回臺撰寫書籍描述大陸的大學環境。臺灣的圖書館內有關大陸留學的書籍,我可以謙虛的說我應該全部都有讀過。後來,網路的發展使得兩岸的資訊傳播加速,有越來越多的臺灣專業人士前往洗學歷,以尋求於學成後在當地卡位謀職取得先機。在2000年起的十年內,大陸對臺生的留學政策是不刻意管制,也就產生了臺生素質參差不齊的結果,然而大陸業界都一概否定臺生的學歷,也就使得許多臺灣專業人士打道回府。我認為,大陸的對臺政策不能不保障過去的臺生,因為教育政策不能夠變來變去讓人難以捉摸。臺灣在2009年時,就已經在討論大陸學歷採認的問題,我覺得是時候可以前往攻讀學位了。
《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於2010年修法通過,大陸學歷正式成為可以在臺灣使用的學歷,較為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臺灣人認為,去大陸念書是一種出國念書的選擇項目。照理說,學歷代表著個人學習的過程,應該不受業界承認學歷與否的影響。但是,國家法律上不承認的學歷,就是得另謀他路尋求工作機會,因為不承認的學歷就無法使用。臺灣採用學歷認證的方式,有刻意刁難在2010年以前取得學位者,我認為臺灣教育部應該直接認可其學歷,無需不斷地以審查不通過的方式否定其學歷。臺灣要是刻意否定大陸的學歷,反過來大陸也會否定臺灣的學歷。在2010年以前去大陸取得的學歷,我認為是兩岸教育政策的模糊期,應該一概承認在2010年以前取得的大陸學歷。美國的學歷都是用錢堆出來才能取得,真要否定學歷就得不承認美國的學歷。臺灣人向來都認為,北大和清華都是在收垃圾,我認為學歷要一概承認,不受《大陸地區學歷採認辦法》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