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灣教育(維基百科)的現狀,經我提出的三級文憑制度發展下,得將臺灣教育路線修正為下表所示。臺灣的碩、博士學位的架構,原先採用的是2+5的年限原則,我將其修改為3+5的架構以做適當地調整。我在黃慶民教育學制中,有提出高等專業學程的理論,基本上是以高中職為入學條件,並以1年的修業課程為目標。原則上,臺灣社會上有部分專業領域,具有專業技術快速變動的特性,相當有必要透過專業學程來解決,以供應臺灣業界在專業能才的需求。此外,在不同專業領域下,都擁有基本的需求人數,所以需要臺灣各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和臺灣業界做人力專業需求的討論,以研擬出不同的專業學程來供應人力。
在書院畢業和文憑報告的銜接上,將有必要設置文憑報告聯合招生考試;在專科學校和書院畢業和學位論文的銜接上,將有必要設置學位論文聯合招生考試。在高職畢業後,必須報考三級聯考,並在攻讀專科學校畢業後,和五專生共同報考二級聯考。在三級學位論文和文憑報告上,乃是假設其擁有對等的地位,得不分副學士和三級文憑共同報考二級聯考,但在臺灣社會謀職上副學士學位具有較高的起薪。在學士學位以上的學位論文方面,就必須採用學位論文招生制度來解決此問題。也就是說,在此教育制度下不具有四技學制,僅有二年制大學(二技)的學制存在於技職大學。在臺灣社會裡,四技生在社會謀職會被打壓,因而統一採二技學制會比較恰當。
在變動性比較低的專業領域裡,持續性報考學位將是其主流趨勢;在變動性比較高的專業領域裡,因應地報考專業學程將是其主流趨勢。為什麼?在學校畢業以後,一生有40年左右的時間在社會謀職,要是專業領域具有變動性較高的特性,在具備相當程度的基本專業知識和技能後,將在一生中的不同時候報考專業學程,以學習適合於社會謀職的專業領域。基本上,學校的教學方向不能偏離業界需求,此乃是專業學程設置的重要思想。臺灣業界的專業需求內容,其實就是學校的課程教學的內容,僅是課程組織架構要有核心價值存在。在大學、專科及書院方面,乃是屬於臺灣的正規教育模式,其教學課程較具有完整性,所以仍然會是學歷的主要架構。
Reference
在書院畢業和文憑報告的銜接上,將有必要設置文憑報告聯合招生考試;在專科學校和書院畢業和學位論文的銜接上,將有必要設置學位論文聯合招生考試。在高職畢業後,必須報考三級聯考,並在攻讀專科學校畢業後,和五專生共同報考二級聯考。在三級學位論文和文憑報告上,乃是假設其擁有對等的地位,得不分副學士和三級文憑共同報考二級聯考,但在臺灣社會謀職上副學士學位具有較高的起薪。在學士學位以上的學位論文方面,就必須採用學位論文招生制度來解決此問題。也就是說,在此教育制度下不具有四技學制,僅有二年制大學(二技)的學制存在於技職大學。在臺灣社會裡,四技生在社會謀職會被打壓,因而統一採二技學制會比較恰當。
在變動性比較低的專業領域裡,持續性報考學位將是其主流趨勢;在變動性比較高的專業領域裡,因應地報考專業學程將是其主流趨勢。為什麼?在學校畢業以後,一生有40年左右的時間在社會謀職,要是專業領域具有變動性較高的特性,在具備相當程度的基本專業知識和技能後,將在一生中的不同時候報考專業學程,以學習適合於社會謀職的專業領域。基本上,學校的教學方向不能偏離業界需求,此乃是專業學程設置的重要思想。臺灣業界的專業需求內容,其實就是學校的課程教學的內容,僅是課程組織架構要有核心價值存在。在大學、專科及書院方面,乃是屬於臺灣的正規教育模式,其教學課程較具有完整性,所以仍然會是學歷的主要架構。
31 | 社會實踐 | 社會實踐 | 社會實踐 | |
30 | 高教體系大學、技職體系大學 (博士學位/副博士學位) |
|||
29 | ||||
28 | ||||
27 | ||||
26 | ||||
25 | 高教體系大學、技職體系大學 (碩士學位) |
|||
24 | 專科學校(一級文憑) | |||
23 | 書院(一級畢業) | |||
22 | 高教體系大學、技職體系大學 (學士學位) |
專科學校(二級文憑) | 書院(二級畢業) | |
21 | ||||
20 | 高教體系大學、技職體系大學 (副學士學位) |
專科學校(三級文憑) | 專科學校(三級文憑) | 書院(三級畢業) |
19 | ||||
18 | 高級中等學校(畢業) | 高級職業學校(畢業) | ||
17 | ||||
16 | ||||
15 | 國民中學 | |||
14 | ||||
13 | ||||
12 | 國民小學 | |||
11 | ||||
10 | ||||
9 | ||||
8 | ||||
7 |
Reference
- Wikipedia, 臺灣教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95%99%E8%82%B2